政策背景

近年来,随着国家“放管服"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纵深推进,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, 全面深入推进"互联网+监管”,以及数字化、智慧化监管,不断转变监管方式,提升监管效能。

《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指导意见》(国办函(2019) 41 号)
推进监督平台建设、规范监督功能、转变监督方式、实施协同监管、开展智慧监管。
《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超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》(国发(2019) 18号)
深入推进"互联网+监管",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,加强对风险的 限踪预警。探索推行以远程管、移动监管、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观场监管,提升监管精准化、智能化水平。提升信用监管效能。全面实 施"双随机、一公开"监管。
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
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,加快推进智慧监管,提升市场监管政务服务、网络监管等方面跨省通办、共享协作的信息化水平。
《"互联网+"招标采购行动方案(2017 - 2019)》
推进监管平台建设、规范监督功能、转变监管方式。公共服务平台要研发提供行政监督通道服务,依托已有的网络资源、数据和服务资源为监督部门提供行政监督功能。
zuo

现状困境

监管方式传统
监管效率低下

主要依赖数据报送、文件递交、现场检直及前置审批或审核的监管,耗时耗力、效率低。

平台建设滞后
监管手段有限

没有监督平台或监督功能薄弱,多集中于电子化交易过程的日常审批和备案,缺乏对监管的有效支撑。

监管模型简单
风险识别能力不足

监管模型以统计分析为主,对 于规避招标、围标串标、资信造假等潜在风险识别能力有限,智慧化水平有待提升。

数据采集交换难
系统对接量大

监督依赖从各个相关系统采集交换数据,并需要强大交换体系,也对现有系统带来较大改造量,影响智慧监管实施。

监管数据不可信
责任无法追溯

数据生命周期过程中,容易发生篡改,数据不可信,有待通过有效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可追可溯。

核心优势

大型监管系统建设实践
为水利部等部委建设了全国首个行业级垂直一体化监管系统,成为“互联网+"招标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践创新成果典型案例。
智慧监管公共技术组件
数字证书(CA)互认、区块链技术、同源同步采集窗口等组件服务,为智慧监管平台数据真实可信提供支撑。
行业规范制定经验
国家平台一直是行业规范的主要制定者,为智慧监管平台的规范化、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多维智能监控分析模型
具有环境检测、行为分析等多种技术,可对评标环境和专家行为等进行多角度监控,提升监管深度和广度。
全国的电子招投标网络
600多个平台的网络体系,强大的网络交换能力,便捷的平台对接操作,为智慧监管平台数据交换提供基础。
监督课题研究经验
多次参与部委、央企、地方政府等相关监督咨询课题研究,具有丰富的智慧监管平台的创新性前瞻性设计经验。

解决方案

行业监管部门

地方监督部门

大型央企国企

智慧监管咨询服务
为行业、企业监管数字化转型和智慧监管平台的总体架构、演进路线等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。
企业智慧监管平台建设
帮助企业快速搭建企业级智慧监管平台,支撑企业事前、事中、事后数字化监管,助力企业智慧化监管转型。
行业垂直监管平台建设
构建行业级纵向一体化监管平台体系,实现投资项目"横向到边"、各主体"纵向到底"、各层级协同联动的监管体系,提升行业监管水平。
行政监督通道服务
助力行业、企业快速搭建数据采集交换基出设施,依托强大的网络交换能力、CA互认、区块链等多种技术手段,为智慧监管平台数据采集提供可信通道。

典型案例

《推进“互联网+”招标采购优化市场营商环境研究》
国家发展改革委
结合网络数字化行政监督发展趋势,通过分析当前招标采购监管面临的问题,提出网络在线、事中事后监管以及运用大数据、区块链技术实现智慧监管的有效路径。
衢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的研究
衢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
围绕衢州市政府有关部门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,系统规划了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系统的路径和程序。
“互联网+”招标采购监管服务行业研究和平台开发
原国务院南北水调
开展“互联网+”招标采购监管服务的行业研究,建成电子招标采购监管平台,得到了水利部及众多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。
水利部电子招标投标监管系统
水利部
通过搭网络、建模型、定规范等,建成全国首个行业级垂直一体化穿透式监管系统,并完成3个地区试点实证,取得了良好成效,得到水利部、行业专家和国办电政办的极大认可。